第 72 章
林砚池又给大家拿了些泡脚药包, 这回还是没收钱,他们开这个厂少不得要村里人支持,和大家打好关系还是很有必要的。
林岗村里坏心的人不多, 大家善良团结, 这要是换成其他村的人,他们这厂子指不定都被举报好多回了。
他们村里人都不会干这种腌臜事,厂子给大家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谁要是在背地里偷偷摸摸搞那些小动作, 就会成为大家共同的敌人, 别说林砚池了, 厂里那些工人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人淹死。
林砚池的泡脚包不收钱,厂里做得不好的蚊香赵亭松也免费发给村里人用, 村里人记着他们的好, 从林砚池那里拿了药, 私下都会送他们一些吃的。
人情往来都相互的, 林砚池会做人,大家也愿意给他面子,很多事情别人说不行, 林砚池说了大家就服他。
现在厂子对中草药的需求越来越大,林砚池跟大家商量, 他们村今年红花先不种了, 改成其他的草药。
到时候由蚊香厂统一收购,这些草药比不上红花的价格,种植却比红花方便, 就拿艾草举例, 艾草是百草之王, 它对地质要求不高, 不管条件多么恶劣,它都能长得好。除了第一年需要除草管理,第二年开始就不用怎么管了,省事省力。
对村里人来说,只要能挣钱,种啥都一样。
至于红花原材料他们可以去其他地方收购,若是不想让其他村的人知道,还可以通过陈牧安这条渠道。
公社这边也是支持村里搞副业的,有村里的干部帮忙打掩护,赵亭松开的这个厂子,基本不会出什么事。
泡脚的草药包研究成功后,赵亭松就跟朱团长那边打了电话。
虽说羊毛不能老在一头羊身上薅,但是赵亭松在部队上只有这一条人脉,要卖货只能找朱团长。
电话打过去的时候,朱团长正跟周主任说话,听到赵亭松说他要卖草药包,朱团长按住话筒跟周主任说话:“这小子又要搞其他名堂了。”
调侃完,朱团长又问赵亭松:“你那泡脚包有什么作用啊?”
赵亭松道:“除湿解乏,缓解关节疼痛。”
朱团长问:“有没有治脚气的?”
说起来他们部队还真需要这种泡脚包。
他手底下的兵,每天都要参加高强度的训练,晚上回到宿舍累得跟什么似的,一到冬天,就听底下的班长反应,每天一进宿舍就跟进了毒区一样,那味道熏得人眼睛都睁不开。
后来朱团长派人调查才知道,这些兵蛋子白天训练出了很多汗,晚上值班站岗回来太晚,又怕影响到其他人休息,出了汗还不洗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脚气。
朱团长正愁没办法处理呢,现在赵亭松这边推出新业务,他突然觉得组织大家用泡脚包泡脚是个不错的主意。
要是这泡脚包能除脚气就更好了。
林砚池站在赵亭松身旁,朱团长的话他也听见了,只要市场有需求,不管再难他都能做出来。
况且这也并不难,只要改良一下方子就行。
赵亭松看他点头,就对朱团长打包票:“可以。”
朱团长道:“那行,你的草药包我们部队要了,这回不用周主任同意我就能做主。”
赵亭松要是能解决大家的脚气问题,他们部队上的人还要反过来感谢他。
村里人有脚气的也不少,林砚池换了几味药之后,又让他们来试验,经过几次试验和改良,不久,除脚气的草药包也出来了。
方子成功后,蚊香厂的人就开始投入草药包的生产。
做草药包比做蚊香简单得多,厂里面的工人把晒干的草药切成小块,把十几味草药按比例称重装进无纺布袋里,每20袋装成一盒。
制作虽然不难,但原材料的投入却比做蚊香要大得多,因此价格订得也比蚊香高。
就算是批发价,一盒也得卖一块五。
针对不同的人群,林砚池研究了不同的方子,除湿解乏的,除脚气的,缓解关节痛,软化心血管的,各种都有。
为了防止大家弄混,还给工人分了组。
赵亭松卖蚊香的时候已经打开了销售市场,他给自己合作的订货商都送了足浴包,免费的东西大家都愿意尝试。
试出效果了,他们自然就会进货售卖。
目前足浴包在市场上还是一片空白,林岗村的人都在抓紧生产,就等着十月份降温后迎来大卖。
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林砚池就要开学了,药材的处理和挑选都需要专业人士,林砚池若是走了,这活就没人干了。
他和赵亭松思来想去,决定聘请王永年来干活。
王永年这个人,治病虽然不算很行,但分辨处理药材还是没问题的。
而且王永年也不是那种心眼多的,林砚池了解他,他爱面子,却很有底线,从不搞那些弄虚作假的事。
现在赵亭松每个月给他开工资,让他在厂里帮忙,他可神气得很,不用林砚池敲打,他自己都会好好干。
这回开学,大家都有经验了,知道林砚池放假会回来,沈红英也不像头回那么难过了。
不过还是少不得要叮嘱他几句,把家里的好东西都给林砚池带上,让他拿去送老师送同学。
“你比小满会处事,见识也比我们广,多余的话我也不说了,家里人都不在那边,你自己好好照顾自己,有什么事就打村里的电话,现在小满有车也方便,随时都可以去看你。”
林砚池听得连连点头:“谢谢妈,我都知道的,等明年大环境好了,我跟小满哥就在北城买个大房子,咱一家人都搬到城里去。”
其实现在住的那房子也不错,就是离市中心远了些。
他们家这么多人,最好能买个四合院大家还住一块。
沈红英道:“我们在村里,吃的全靠自己种,一年到头都花不了多少钱,要是跟你们进城,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呢。”
林砚池有这份心,沈红英很高兴,但她不敢往这方面想。
她听沈得贵说,在城里住着啥都要钱,一根黄瓜,一颗白菜,农村地里随处可见,到城里都要拿钱买,他们家这么多人,一天光是吃饭就要花不少钱。
沈红英不敢细想,一想起来就感觉赵亭松开厂子挣那点钱都不够他们花的。
赵保国也没把他这话当真,现在干点啥都要偷偷摸摸的,赵亭松办个厂都要借村里的势,他们这些种地的想进城,简直就是难如登天。
他在林岗村待了几十年,早就习惯了,他啊哪都不想去,以后死都要死在这里。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退出网页小说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