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局到了如今, 僵持局面已彻底打破,呈一面倒往赵徵方倾斜。
魏军陷入危机紧绷的状态。
若接下来没法顶住赵徵大军的猛攻,就即将面临分崩瓦溃彻底败北的局面了。
为此, 皇帝连下十七道急令, 将大魏境内所有能召集的兵马到召集至前线。
在大魏西和北漫长的边境线上, 皇帝还驻有将近十万的大军,这些兵马驻守边境要塞与关卡, 防御着来自草原的外敌和镇压先前瞿通的地盘。
这些兵马原来是不能挪动的, 但现在也顾不上了。
皇帝连下急令征调, 现在他和赵徵的情况已掉了个个, 赵徵肯定猜得到并会同时遣军北上接手这些要塞关卡,这多少也会削一削赵军的兵力。
可是哪怕是这样的此消彼长,也没有对双方目前悬殊的兵力扭转太多。
皇帝兵力仅仅二十万, 不得已, 他快刀斩乱麻,直接放弃了沮阳廉城一线, 直接退入蜥山与孟谷山相夹的玉屏关之内。
玉屏关内,即京畿所在的乐京平原。
乐京平原北临大河, 三面群山环绕,几朝建都于此,是个易守难攻的肥沃之地, 皇帝一退进去, 立即分兵固守几大关隘, 将赵徵大军挡于玉屏关外。
“还是不够, 我们需要时间啊!”
冯增长长吐了一口气。
一路往后急撤,这才堪堪稳住脚跟,疲惫加焦虑, 这位大魏左丞皇帝麾下的第一谋臣看着比苍山憔悴苍老了不少,他也顾不上休憩,一安排好手头军务就匆匆赶过来了。
总算暂时稳了下来,但这还不够。
他们现在已经顾不上去管玉屏关外的事了,如何在赵徵的重兵悍然叩关之下获得休养生息之机才是眼下最关键的。
乐京平原土地肥沃水源充沛,而作为大魏率先解放并重点治理的核心区域,乐京平原早已经恢复了繁荣富庶,人口非常稠密。
皇帝选择退守玉屏关内,上述是最重要原因,只能给能他一个喘息之机,他就能立即进行招募兵丁之事。
但这需要时间,招募新兵,操演,械训,乐京平原固然资源不缺,但从招募到新兵训到能上战场,少算也要个小半年。
不然对上赵徵麾下身经百战之师,根本就没有胜算。
而玉屏关外,赵徵大军也不可能一直长久集结的,军需运输和消耗的数字极其惊人的。所以眼下最好是迫使赵徵不能进攻,他旋即掉头去取下玉屏关外的大片疆域,接下来还得整理内政,这样的话,最起码能留给皇帝一年的时间。
皇帝能再谋出关反攻。
可怎么样才能迫使赵徵停止进军叩关呢?
赵徵不是傻子啊,他只差最后一哆嗦了,就能彻底击败皇帝了,他怎么可能停下来?
而事实上,赵徵率八十万大军破开翱城关后汹汹北上追击皇帝,双方紧紧咬着,皇帝也就仅仅只比赵徵快两个时辰抵达的玉屏关。
赵军目前正陈兵玉屏关外,呼啸的北风,黑压压的大军一直铺陈至天际,看不见尽头。
皇帝和冯增正立在关门城头之上,北风猎猎,两人面沉如水,冯增长长吐了一口气,侧头看皇帝,“陛下?”
冯增侧了侧头,望向刚刚柴皇后车架过去的方向。
要叫停赵徵进军,基本不可能的,谁也不是傻子,唯独一个人质。
——柴皇后。
皇帝眼睫动了动,冯增道:“亦不必惊动皇后与十殿下,去信一封便是了。”
皇帝带着柴皇后撤退,赵徵是知道的。
冯增拱手:“陛下,微臣这就起草?”
北风呼啸,关门外戈戟如林大军压境,而关门之内,则是柴皇后小车刚刚驶过的小道。
皇帝将目光自关门外移开,落在那条小道之上,神色有几分的隐晦。
他没说话。
冯增等了一会,旋即拱了拱手,转身快步,起草信件去了。
……
纪棠得知这封信的时候,刚看过纪谨回来。
纪谨在雁县一战负了点伤,但好在不重,她过去想探望纪谨并和纪宴说说话,不过纪宴很忙,他是个很负责任的将军,麾下营部初初和赵军融合,本来就得费更多的心思,他甚至连士兵心理状态关注着,当然忙得不可开交。
没见到人,纪棠和纪谨说了一会话就回来了。
才刚回到中军,就得了这个消息。
纪棠:“……”
好吧,终于来了。
这其实没什么好意外的,柴皇后选择留下就注定了有这么一天。
除非赵徵败北吧。
呸呸,那还是柴皇后这茬吧。
所以这个消息,纪棠并没多惊诧,她唯一就有点担心赵徵而已。
纪棠一听高淮报讯,三步并作两步就回到帅帐,在门口站了一会,她撩帘瞄两眼进了去。
赵徵在内帐。
他端坐在小书案后,面前摊着的就是那封信,赵徵微微垂眸看着,脊背绷得比任何时候都紧。
纪棠回来,他眼睫动了动,抬起头:“回来啦。”
他起身迎她。
纪棠已两步行了过来了,拉着他的手,喊了一声:“阿徵。”
她看了那封信一眼,有点担心看着他。
但赵徵并未表现出什么过激的反应,他下颌线绷得紧,但情绪却敛了起来,就像茫茫夜色下的一潭沁凉的水,他顺着她的目光静静看着那封信,“我说过,我不能。”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退出网页小说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