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分散效应:对着一群人求救,得不到救援】
碰上抢劫已经够倒霉了。如果碰上会心理学的歹徒,那么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一份刑侦档案里记录着一个屡屡作案的抢劫犯,他创下作案318宗都不曾被捕的纪录,成为连续30年内当地犯案率最高的罪犯。
据说这位抢劫犯曾在大学里进修过心理学。他和其他作案歹徒有一个非常不一样的特征:一般抢劫犯会尾随目标人物到人少或无人的地方再下手,可这位歹徒却偏偏挑选大型超市门口、医院门口、热闹的夜市这些人流多的地方作案。令人疑惑的是,每次这位狡猾的歹徒都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成功地逃走。
生活中,我们也曾见过这样的场景:抢劫钱财的歹徒毫无障碍地跑出好几米,受害者高呼“抓贼”却无人理会;不慎溺水的人在河里挣扎,岸上围观了一大群人,却没有人下水救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很多人将其归结为人情冷漠。心理专家对旁观者见死不救的行为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这类现象背后有着独特的心理原因,并将其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责任分散效应也叫旁观者效应,它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一个人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做出积极的反应;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来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变弱,从而产生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的现象。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而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
我们假设抢劫犯在一个有10个路人的环境里作案,那么这10个旁观者就会意识到自己有1/10的“助人”责任。当这个抢劫犯在一个有100个路人的环境里作案,那么这100个旁观者就会感觉到自己只有1/100的“助人”责任。在后一个的环境里,人们会想:不是还有那么多的人嘛!我不出手,会有那么多的人出手。因为这样的心理,所以导致目击者彻底把自己当成了旁观者。
如果遇到不幸的事件,面对责任分散效应,我们该怎么做?答案是把责任集中起来。
心理学家约翰·巴利和比博·拉塔内为了对旁观者的无动于衷、见死不救做出解释,进行了一个模拟实验。他将72名不明真相的参与者分别以“四对一”和“一对一”的方式和癫痫病患者保持距离。结果发现,当癫痫病假扮者大呼救命时,在“一对一”试验的小组里,有85%的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而在有四个人同时听到癫痫病假扮者呼救的小组里,只有31%的人采取了行动。
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有趣结论是:当人们处于越多人的环境里,获救的机会就越低。相反,当人们处于只有一个人或是极少数人的环境里,获救的机会将达到最大。
尤其是当人们在“一对一”的环境里,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毫不迟疑地尽力对受害者展开援救行动。因为如果他见死不救的话,他会产生罪恶感和内疚感。这是一个沉重的心理负担,为了不要背负这个负担,人们会选择尽力去助人。
也就是说,当人们遭遇到抢劫,与其对着人群呼喊求救,不如对前面的小伙子说:“嘿,穿蓝色衣服的青年,快,伸脚拦住那个小偷。”这样做会将分散的责任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他接受到责任就会立刻做出反应。
指定向哪个人求救也有技巧。首先,指定的责任人要明确,比如“前面穿蓝色衣服的小伙子”、“穿白色衣服的大叔”……或者在求助的时候面对面向指定人求助,因为直视具有明确的指定性,能使人意识到自身的责任感。其次,向距离最近的人求助,比如不慎溺水的人一定要向距离岸边最近的人求救,因为近距离能增强人的责任感,远距离能给人带来疏离感。
【凡勃伦效应:每个人都无法逃脱名牌情结】
服装店里有一件衣服,卖了好几年都没有卖出去。服装店的老板为了卖出这件衣服,没少操心。一天,闺蜜来店里玩,二人聊着聊着,就聊起了那件衣服。闺蜜听后,建议她标出高价。女老板一听,马上说:“我赔本甩卖,都没人要,标出高价更没人要了,你这不是在逗我玩儿吧!”
闺蜜没有做过多解释,临走前只是说:“信不信由你。”
闺蜜走后,女老板望着那件衣服,呆呆地出了一会儿神,心想反正几年都没有卖出去了,干脆听闺蜜的话,标出高价作为店里的摆设。有了这种想法后,女老板就把那一件极其普通的衣服标出800元的价格。让女老板没想到的是,三天后,这件衣服卖出去了。
女老板高兴得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闺蜜,闺蜜在电话的另一端说,这就是“凡勃仑效应”。
经济学上将这种在商店里的物品,价格越高越能引发人们购买的**,价格低的物品反倒容易陷入滞销的反常现象称为凡勃伦效应。它还有一个通俗的叫法,名为炫耀性消费。
心理学家为了验证凡勃伦效应的真实性,特地邀请了30名企业家、30名中产阶级的志愿者和30名经济条件一般的志愿者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将两件相同的衣服分别放在街边和商店的专柜里销售。同样的衣服,在街边标价50美元,而在商店里却标价3000美元。接着,分别请这些志愿者先到这件衣服的街边叫卖点看衣服,让他们触摸衣服的质地和试穿,再请他们到商店的专柜里看同样的衣服,然后请他们做出购买的判断。结果发现,有30名企业家、19名中产阶级、12名经济一般的志愿者表示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会购买商店专柜的衣服,仅有两名中产阶级和七名经济条件一般的志愿者表示会考虑街边叫卖的那件衣服。其他人则表示无法承担商店专柜的价格,但也不购买街边的那件衣服。
在这个实验中,85%的人认为街边叫卖的衣服肯定是假的,12%的人认为说不准,无法分辨,剩下3%的人认为两件衣服是一样的。
同时,30名企业家表示一定要购买商店专柜的衣服,他们认为如果购买街边的衣服被业内人士发现会非常丢脸。30名中产阶级人士则表示商店专柜的衣服有质量保证,有条件的话绝对不会购买街边的衣服。真正令人意外的是剩下的30名志愿者中有25人表示如果某天经济宽裕的条件下,会购买那件标价3000美元的衣服。而这30名志愿者表示3000美元有时候是他们半年甚至是一年的纯收入。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任何经济阶级的人都逃脱不了凡勃伦效应的影响。
事实上,凡勃伦效应也是名牌效应。人们对商店专柜里衣服的偏好是因为人们存在着一种普遍的认知:商店里销售的都是正品、高档次的商品。而正品、高档次的商品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退出网页小说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