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明晟在宫里分出手来,派人到洛阳暗中照拂武顺姨母他们的时候,贺兰越石已经死了六年的时间。这个期间里,想方设法护住武顺姨母和贺兰敏月,维持生计的,是当年才九岁的贺兰敏之。
外祖母那边倒是不忘接济武顺姨母,但不能太过明显。毕竟,外祖母这个外嫁女能够得到弘农杨氏的庇护,是因为她姓杨。而武顺姨母,到底是姓武的。
武顺姨母这个出嫁女,本来能够依靠武家。只可惜,武元庆和武元爽,完全靠不上,不落井下石就很不错了。
萧明晟派人的时候也算是及时。毕竟,从武顺姨母到贺兰敏之兄妹,当真是一家好颜色。深居浅出无人得见还好,只是孤儿寡母,总是不免有抛头露面的时候,会被一些权贵盯上,实属正常。
其实,想要改变武顺姨母的情况,只要萧明晟在宫中提一句。凭着父皇对母亲的愧疚,哪怕因为母亲的身份已经与应国公武氏一门再无关联,他也能够从别的地方将母亲的亲戚提拔一番。
但萧明晟是真心厌恶武元庆兄弟,那一大家子发迹起来会是何等模样,萧明晟心知肚明印象深刻。至于武顺姨母那边,萧明晟担心父皇再一次看上武顺姨母和贺兰敏月。要是他们在搅和在一起,一边卿卿我我一边追忆母亲,萧明晟可能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手。
他当然不会弑父,但下点小药,让父皇彻底修身养性起来,萧明晟扪心自问,他大概能干出来。
这世上美人千千万万,父皇想宠幸谁都是他的自由,唯有武顺姨母和贺兰敏月不行,这是萧明晟的底线。
其实,这样也好。有他盯着,免了权贵对贺兰家的逼迫,以着贺兰敏之的才学,他能够自己走出一条青云路来。虽然这条路不好走,但这样的路恐怕才是他想要的吧。
“笃笃笃。”
雅间外传来三声轻响,旋即是刻意压低,略有些尖细的嗓音。
“郎君,巳时三刻了。”
萧明晟拂袖起身,他最后看了一眼斜前方的状元楼,淡道:“知道了。”
他眼睫微垂,眸光内敛,方才不经意间露出的锋锐尽数收起。此消彼长,萧明晟面上病弱的苍白越发明显起来。明明是同一张脸,五官依旧俊秀,但病态之下,硬是减去七分风华。如一件精巧饰品,美则美矣,却缺少一身风骨,脆弱至极。
带着侍从和护卫,萧明晟骑马向太极宫的方向而去。
上一世这个时候,因父皇罹患风痹之症,无法忍耐太极宫的地势低下空气潮湿,故而加紧修建了大明宫,龙朔三年就搬进了大明宫中。不过,这一世有萧明晟看护。他本受药王指点,医术极佳,又有《离经易道》的内力加成,别说得风痹,就是父皇原本的风眩之症也好了不少,完全没给王皇后插手朝政的机会。
当然,萧明晟冷眼瞧着,王皇后也不是从政的料子,完全没有母亲的政治敏锐,只在打压后妃上极具天赋。不过,近年来,在打压后妃上,王皇后那边恐怕也开始有心无力了。
玄武门前,正巧长孙太尉和吏部卢尚书出宫,萧明晟与那两位权臣互施一礼后便擦肩而过,并无过多交流。
不管萧明晟内心对王皇后是怎样的看法,在前朝重臣眼中,他这个无母却受宠的皇子殿下是站在王皇后那边的。
王皇后和王家这些年的日子不太好过,原因就出在长孙太尉和那位吏部尚书。当然,还有萧明晟这个隐藏得很好的幕后黑手推波助澜。
永徽七年九月,以长孙无忌为首的朝臣上书请立襄王李睿为太子,帝允。遂于第二年正月册立太子,并加恩诸皇子,改年号为朔阳。
那本是长孙无忌和王氏的一场大胜利,把持住了太子,等于把持住了这个帝国的未来,等于把持住了未来几十年的荣华富贵,权倾朝野。
只是,长孙无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王家刚出了一位太子,太原王氏一脉的官员竟然就开始在他的面前抖起威风来,完全不再将他看在眼里。以魏国公王仁祐和中书令柳奭为首,他们在朝中大肆揽权,打击长孙一脉的权臣。这些举动来得太快,长孙无忌尚不及反应,皇帝已经被王皇后蛊惑,将长孙无忌手底下得用的属下贬到偏远苦寒之地了。
直到那时,长孙无忌才意识到,自己这些年的纵容拉拢,究竟将王家和柳家的野心养到何种地步。太子才立,他们竟迫不及待地想要铲除异己了。
长孙无忌震怒,自然不肯束手待毙。
长孙无忌一脉的势力就这么跟以王家和柳家为首的官员势力撕破脸了。
萧明晟身在后宫,听着前朝发生的种种,深藏功与名。
王家和柳家自恃出了一个皇后和太子殿下,当年他们受长孙无忌拉拢,是为了在朝中站稳脚步,有共同的利益在,他们自然合作愉快。但当他们成功从皇帝那里攫取一大块利益,人性贪婪,他们又怎甘愿与长孙无忌分享。
太原王氏连皇室都瞧不起,更何况一个长孙无忌。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退出网页小说畅读服务。